逐梦空天从这里开始!航空科技馆里的科普课点亮少年科学梦
2025年9月,正值全国科普月,9月29日,南昌航空大学航空宇航学院充分发挥学科优势与资源特色,围绕“以匠心筑空天,以科普育未来”的主题,在学校航空科技馆精心策划了一场航空科普活动。来自南昌航空大学附属学校的100余名中小学生怀揣着对蓝天的好奇与向往,走进科技馆,开启了一段探索航空奥秘的奇妙旅程。
活动伊始,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同学们有序参观了航空科技馆。馆内陈列的各类飞机模型、航空器械实物,瞬间吸引了大家的目光。“这架飞机的翅膀为什么是三角形的?”“飞行员在驾驶舱里如何操作才能让飞机平稳飞行?”面对同学们一个个充满童真的问题,讲解员耐心细致地解答,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复杂的航空知识转化为生动的故事,从飞机的基本构造到航空科技的发展历程,从我国航空事业的辉煌成就到未来航天探索的无限可能,一点点为孩子们揭开航空世界的神秘面纱,在他们心中播下热爱航空、向往科学的种子。
参观环节结束后,根据中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与认知规律,活动设置了极具针对性的互动体验环节,让同学们从“看”知识变为“玩”知识。在模拟驾驶体验区,小学生们排着整齐的队伍,眼神中满是期待。他们仿佛“穿越”到真实的驾驶舱,眼前是广阔的蓝天与变幻的云层。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孩子们小心翼翼地操控着操纵杆,感受飞机起飞、爬升、转弯、降落的全过程。“太刺激了!好像真的在开飞机!”“我以后也要当一名飞行员,驾驶飞机飞向蓝天!”体验结束后,孩子们兴奋地分享着自己的感受,稚嫩的话语中满是对航空事业的憧憬。
中学生们则开启了一场充满挑战与乐趣的飞行模型组装与试飞比赛。在志愿者的专业指导下,同学们迅速分组,拿起模型零件,分工协作、互相配合。从识别零件、理解组装图纸,到动手拼接、调整细节,大家专注投入,不时交流讨论组装技巧。经过一番努力,一架架精致的飞行模型逐渐成型。随后,试飞比赛正式开始,同学们带着自己组装的模型来到指定区域,用力将模型掷向天空。看着自己组装的模型在空中盘旋、滑翔,有的同学为模型的稳定飞行欢呼雀跃,有的则认真分析模型飞行中的问题,及时调整改进。整个过程中,同学们不仅锻炼了动手能力与逻辑思维,更在实践中深入了解了航空飞行的原理,体会到科学探索的乐趣。
此次航空科普活动,是南昌航空大学航空宇航学院践行科普责任、助力青少年科学素养提升的生动实践。通过沉浸式参观、互动式体验、实践性操作相结合的方式,不仅让中小学生近距离感受了航空科技的魅力,拓宽了科学视野,更在他们心中点燃了探索未知、逐梦空天的火种。未来,南昌航空大学航空宇航学院将继续发挥学科与资源优势,开展更多丰富多彩的科普活动,为培养更多具备科学精神与创新能力的青少年贡献力量,让更多少年的“航空梦”在科普的滋养下扬帆起航。
(一审:马诗怡 二审:万勇平 终审:江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