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简介
飞行器工程(航空发动机)学院是在原机械工程系、航空与机械工程学院的基础上逐步发展建立起来的。2009年6月,根据学校学科发展及专业设置的需要,由原航空与机械工程学院 “飞行器设计工程系”、“飞行器动力工程系”、“飞行器制造工程系”的航空维修技术与工程方向、大学生航空文化教研部和原土木建筑学院“力学教研部”、“力学实验中心”、“ 实验力学研究室”组建飞行器工程学院。2013年新增飞行技术专业,培养飞行学员。2017年8月,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与南昌航空大学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成立航空发动机学院,和飞行器工程学院合署办公,学院更名为飞行器工程(航空发动机)学院,招收飞行器动力工程专业(航空发动机方向)本科生。2018年9月,为适应江西省航空发展需求,飞行器制造工程专业(航空维修技术与工程方向)和飞行技术专业从学院分离出去,组建通航学院。飞行器工程(航空发动机)学院保留原有的“飞行器设计工程系”、“飞行器动力工程系”、“大学生航空文化教研部”、“力学教研部”、“力学实验中心”、“ 实验力学研究室”。
目前学院设有3个本科专业:“飞行器设计与工程”、“飞行器动力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飞行器设计与工程”、“飞行器动力工程”皆为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专业;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于2023年9月申报,2024年3月正式获教育部批准设立,2024年9月将实现首批本科招生。1个一级学科学术硕士点(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4个二级学科学术硕士点(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飞行器设计,、人机与环境工程、航空噪声与振动工程),2个专业学位硕士点(能源动力,机械工程);其中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入选江西省一流学科;建有“通航涡轮动力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江西省微小航空发动机重点实验室”以及“江西省飞行器设计与气动仿真重点实验室”。下设“飞行器动力工程系”、“飞行器设计工程系”、大学生航空文化部及力学教研部”等4个系部;“力学实验中心”、“飞行器综合实验中心”、及“力学研究中心”等3个研究中心,其中力学实验中心为江西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此外,还与国内10余家航空企业与研究机构建立了合作研究关系。
学院师资力量较为雄厚,拥有专职教师65人,其中正、副教授33人,硕士生导师22名(其中外聘8名),11人入选江西省各类高层次人才计划。学院还聘请了10余名国内外知名学者、专家为兼职/客座教授。
学院结合学校和地域优势,不断探索、谋求发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近5年来,承担国家级等各级各类科技项目100余项;申请发明专利50余项,授权发明专利20余项;发表论文260余篇,其中SCI/EI收录论文100余篇; 出版教材、论著11部;科研到账近一亿元。在航空发动机封严环研制、航空发动机结构强度、微小航空发动机、飞行器结构设计与仿真分析、无人机研制等领域取得了一批国内领先、推广价值重大的成果,获江西省自然科学一等奖,江西省技术发明二等奖、中国航空科学技术三等奖,中国商业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奖项。同时在相关领域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与优势。
●学生培养●
学院聚焦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以传承和弘扬航空报国精神为主流主线,守住安全底线、划清思想红线、筑牢学业防线。目前学院在校生共1232人,其中本科生963人,研究生269人。开展“学长领航”、学业预警帮扶、科技创新、航空知识进校园、红色家书、“春雨计划”“爱心厨房”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大力实施以价值引领、感恩教育、能力发展、学业促进、心理辅导、生活保障为着力点的五位一体发展型学生资助体系,形成了“学在飞院、爱在飞院、乐在飞院、成在飞院”的良好氛围。
近年来,学院学生工作成果显著。2023年学院考研升学率达到52.1%,毕业生就业工作连年保持良好的态势,就业率90%以上。本科生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比赛、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飞行器设计挑战大赛等国家级竞赛中斩金夺银。涌现出了“全国大学生年度人物”“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江西省最美大学生”刘鑫、校十佳大学生屈帅镔(保研至清华大学)等先进榜样。
学院团委积极开展志愿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引领团员青年将爱国情转化为报国行。团委“凌云飞院”志愿服务队成员的身影活跃于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及返家乡等志愿服务中,被评为2022年度江西省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实践团队、2023年“万名大学生进千站”文明实践志愿服务行动社会实践暨志愿服务优秀团队。学院团委连续9年开展“春雨计划”,走进德仁苑、金桥中心小学、三阳中心小学、保卫小学等地,播撒航空梦想种子,关爱留守儿童成长。
●对外交流●
学院积极贯彻落实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在学校的积极谋划布局下,加入了由40多所高校、研究院所、企业成立的一带一路航天创新联盟,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产学研用等方面与其他高校深入合作。
南昌航空大学受教育部委托,先后承办了2018、2019、2021、2022、2023国际产学研用合作会议,邀请了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等国家航空、材料、电子领域高校和科研机构专家近百名参会,先后与俄白乌10余所高校签署合作协议,开展人才联合培养、教师培训、科研合作等多方面合作。飞行器工程学院在学校的带领下在落实国际产学研用会议结果方面成果丰硕。南昌航空大学与乌克兰哈尔科夫国立航空航天大学、乌克兰(基辅)国立航空大学联合举办2+2飞行器动力、航空维修双学位实验班并以此为基础设立中乌国际学院,与俄罗斯莫斯科航空学院、喀山国立技术大学、白俄罗斯国立技术大学等高校建立了本科、硕士、博士联合培养项目。2020年—2023年我校获批留基委《促进与俄白乌国际合作培养项目》专项资助,每年选拔航空、电子等专业100余人赴俄罗斯、白俄罗斯合作高校攻读本科、硕士、博士学位。2019年11月我校还获得留基委中欧专项选拔了乌克兰国立航空大学7名研究生来我校交流学习3个月,2020年我校又选拔了20名乌克兰学生来校学习。2018年11月,我校选拔了8名航空专业学科带头人前往乌克兰、白俄罗斯等航空高校交流洽谈。2019年7月,经国家外专局批准,我校选拔了19名航空相关专业骨干教师赴乌克兰哈尔科夫国立航空航天大学进行为期21天的专业培训。2020年我校有申报了航空、电子、环境等三个赴乌克兰、白俄罗斯、澳大利亚培训团组。近三年来我校还邀请乌克兰两所航空大学专家40余名专家来我校参加学术活动,举行学术报告12场。我校与西英格兰大学、基尔大学等学校开展长期合作,培养硕士研究生。近十年,我校接收巴基斯坦、赞比亚、孟加拉、坦桑尼亚、肯尼亚、摩洛哥、泰国等30多个国家留学生本科生800人左右,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150人。2023年12月,我校派出代表团参加2023中国高等教育展,前往哈萨克斯坦与乌兹别克斯坦开展招生宣传,也与哈萨克斯坦最大的哈萨克斯坦国立阿里-法拉比大学签订合作备忘录,两校将在特色领域开展师生合作。
飞行器工程(航空发动机)学院,依托南昌航空大学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江西省一流学科,为国外留学生培养在学术和工程技术方面提供保障。通过国际留学生的培养,加强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航空技术和航空产业的联系。加强中国文化教育,在留学生中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培养他们知华、友华、亲华的情感。通过培养的留学生在国际上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不断提升中国国际地位,共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